HASH GAME - Online Skill Game GET 30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日新月异,已成为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到2023年末,中国制造业规模约占全球的 30%,连续 14 年制造业规模位居世界首位。这一耀眼成就的基石,是中国400余万家中小制造业企业形成的“金字塔型”产业生态,他们吸纳了82%的制造业就业人数,贡献了制造业65%的发明专利,其产品广泛配套各类终端制造,承担着70至90%的零部件加工任务,遍布县镇的小工厂甚至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支点。
例如,一家安徽芜湖的注塑工厂在2018年创业初期便加入海智在线,起初主要生产橡胶材料类零部件,订单稀少,发展受限。通过海智平台,该工厂成功稳定合作了十余家客户,其中包括一家来自美国的企业,如今已从零起步发展至年产值600万元。另一家位于安徽宣城的机加工工厂,年产值约500万元,仅配备6台加工中心和7台车床。该工厂于2024年底加入海智平台,在短短5个月内便与来自北京、深圳、芜湖、宁波、嘉兴、重庆的多家高科技企业建立合作,成功实现了行业跃迁与业务拓展。
当能力被定义,就拥有了被理解、被信任、被推荐的前提。以东莞一家原本服务于通信行业的钣金工厂为例,加入平台后,通过数字标签精确描述其加工能力,被成功推荐给三家机器人企业,最终顺利实现行业跃迁。另一家同在东莞的机加工工厂在2020年后产值骤降40%,尽管其在航空航天和军工领域具备专业优势,但却不被外界所知晓,海智在线将其产能转化为数字标签后,该工厂成功与西安、长春、北京、浙江等地的10家军工与航空航天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
在平台赋能下,中小工厂正在突破行业与边界的限制。一家原本只生产煤气灶的小工厂,如今通过平台为海外柴油发动机客户供货;一家曾经做保温杯内胆的工厂,成功为航空航天领域提供高性能的储水设备内胆;一家过去只做外贸公司配套商的工厂,在平台帮助下,仅用4小时便成功对接杭州某创新企业。这些过去被局限在狭窄赛道的工厂,在海智在线的帮助下开阔了视野,走出了固有领域的桎梏,实现了企业的转型升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蜕变的故事。
近年来,海智在线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2024年6月,佘莹作为中国数字化制造领域企业家代表,出席了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办的中国-马来西亚工商界午餐会。她向与会的马来西亚政商界介绍了海智在线的发展战略与实践成果,表达了希望通过数字化平台为提升中国与全球供应链效率搭建桥梁的愿景。同年11月,她受邀赴日本,参与中日绿色供应链合作的高层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呼吁包括中国、日本企业在内的制造业力量,共同构建低碳高效的产业协作网络,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与绿色发展转型的挑战。这些交流为平台打开了更多国际合作窗口。
今天,海智在线的成功探索表明,产业数字化不仅让中小工厂“被埋没的能力”重新浮现,更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思路。当无数小工厂通过数字网络被聚合在一起,中国制造就形成了独特的“产业公地”式的超级竞争力:成本低、效率高、反应快、适应性强。这种由数量庞大、能力互补的中小企业共同构成的产业网络,在全球制造业体系中都是难以被复制的。可以预见,随着全球供应链加速分散和重构,中国中小工厂通过数字化实现“抱团出海”,将在更多新兴领域、复杂场景中获得话语权和合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