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SH GAME - Online Skill Game GET 300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主任杨丹在致辞中指出,在中小学阶段普及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已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筑牢国家科技竞争力的关键一环,这既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为民族未来生存蓄力的战略选择。但人工智能教育的深化发展绝非一日之功,需要教育界、科技界、企业界打破壁垒、协同发力,共同为青少年打造开放包容的科技教育全新生态,形成“教育引导方向、科技提供内核、企业落地场景”的良性协同格局。未来,中心也将继续发挥平台优势,为培养更多具有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青少年贡献力量。
盛通股份董事长,盛通教育集团总裁贾春琳表示,近年来国家密集出台政策推动科技教育发展,让行业深刻感受到肩负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当前,科技教育领域呈现出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双高”的态势,人工智能平台的发布精准匹配了学校日益增长的科技教育的需求。盛通教育秉持长期主义理念,紧跟技术迭代步伐,在科技教育领域持续深耕,得到了学校、少年宫、家长和学生的广泛肯定和行业专家的鼎力支持。他强调,校外教育是教育生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期待更多资本关注并助力科技教育发展,让更多青少年能够体验和学习人工智能,从而推动教育、科技与人才的协同进步。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原副校长、教授陈丽在《AI时代数字化转型的新趋势和新特征》主题演讲中指出,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颠覆了传统教育的“术”和“道”,教学正在从“以人为主”向“人机协同”转型,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结构、评价方式和学习方式均随之发生变革。陈丽教授认为,人工智能已成为新的教学要素,深刻影响着教师的角色定位和教学模式。人工智能时代的学习是构建信息网络的过程,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智能素养,善用智能技术创设真实任务情境,对学生开展表现性评价。她强调,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使命,是推动教育体系从工业时代的学校教育向数字时代的终身教育转型,希望政产学研用各方更新教育理念,重构体制机制,支撑和促进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
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北京大学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智能教育实验室主任肖艺能作题为《前沿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下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机遇与挑战》的主题演讲。他认为,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前沿技术正挑战传统教育范式,推动教育向学科融合与终身学习跃迁。教育要拥抱生成式人工智能给教育带来的技术红利,深度调整教育目标与方法,着力培养青少年的创造力、批判力、解决问题能力及自我驱动力。人工智能教育竞赛是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和选拔的重要抓手,青少年能够通过项目制、游戏化的学习方式,在竞争性合作中培养创新性、批判性思维。同时,他以北京大学为例,介绍了“强基计划”招生工作的实践探索,分析了当下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趋势。
圆桌论坛环节,北京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博士生导师吴昊,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教育集团校长、北京市特级教师商红领,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教学主任、中国科协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科普研学专家李铮,盛通教育副总裁、乐博乐博总裁周炜,盛通教育副总裁、中鸣机器人总经理邹宝明围绕人工智能在教学中的应用场景、人工智能课程资源建设、人工智能平台的意义与价值、未来的人工智能课堂样态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乐益博总经理主持圆桌论坛。